茶园面积超过1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4.7%——进入新世纪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叶种植面积已居全市首位。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发现,秀山茶园面积虽大,在市场上名气却不响。
今年春天,游客正在秀山峨溶茶园游玩。通讯员 鲁诗勤 摄视觉重庆
作为我市茶叶第一种植大县,秀山茶叶怎么了?
秀山茶叶销往何处
位于江北区南桥寺的重庆茶叶专业批发市场,是主城较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之一。12月13日,记者在这里转了几圈,却未发现产自秀山的茶叶。最后,在一家经营重庆地产茶的商铺,经营者陈超从角落里拿出产自秀山的功夫红茶。“秀山茶叶品质相当不错,可惜牌子不响。”陈超有些惋惜地告诉记者,茶叶消费讲究品牌,几乎同样品质的秀山芽尖茶,价格只有知名品牌的1/3,可愿意买的顾客还是寥寥无几。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查询发现,秀山茶叶最便宜的,250克只售30元;最贵的精包装,200克也才卖400元。而无论价高价低,店铺月销量最高的也不足30单。
秀山出好茶。早在东晋时期,秀山茶叶便被载入《华阳国志》。清末民初,秀山的洪安“猛洞茶”、钟灵“平邑茶”、海洋“尖山茶”就在邻近的贵湘鄂地区很有名气,有“斗米换斤茶”之说。据统计,今年秀山全县茶园面积已超过15万亩,成品茶产量将超过1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以线下方式销往县外。
这么多秀山茶叶,销到了哪里?
在秀山开茶厂20多年的杨老板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一过,便有不少来自沿海、西北的茶商入驻秀山收购茶叶。“秀山茶叶品质好,产量也有保障。”这位老板介绍,其中加工出来品质稍次的,走“大路货”,用大袋运往西部地区;品质顶尖的,被精心包裹起来,运往知名茶叶品牌产地包装,再销往全国各地,“顶尖的部分,听说转手就能以翻番甚至翻两番的价格卖出。”
品牌塑造弱在哪里
秀山茶叶没有品牌吗?秀山县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秀山在扩大茶叶种植规模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塑造本地品牌。
早在2017年,为整合县域内各个分散的品牌,秀山便申请到“秀山毛尖”区域公共品牌。同时,该县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鼓励县内企业参加茶叶展会评比,目前已拿下“中茶杯”特别金奖等国家级奖励26项、“巴味渝珍”杯斗茶大赛金奖等市级奖励67项。
既有好品牌,为何叫不响?
“茶叶消费的,不仅是产品本身,更是一种文化。”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处长谢宇表示。
目前国内知名的西湖龙井、大红袍等品牌均有数百年历史,并有历史文化“加持”。秀山大规模发展茶产业时间不足20年,要将优秀的产品转化为口碑,还需要时间来积淀品牌文化。
与此同时,该县财政对茶产业的投入,更多聚焦于整个产业链的前端和中端。在秀山,从种植管护到茶叶加工,均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该县茶叶的营销环节,主要是以资助企业参加会展的方式为主,一年投入不足50万元。
“有一年我们也在机场、车站投放过广告,但感觉‘泡’都没冒一个。”秀山县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郁闷地说,因此他们后面没有再投放过广告。
“像茶叶这样的农产品,持续营销非常重要。”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洪国伟表示,在信息爆炸时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推介,往往会让前面的营销成为“沉没成本”,短期内投了钱却难有效益。
缺乏完备的销售网络,也让秀山茶叶难在市场上叫响。在秀山,90%以上的茶产业从业者集中在种植环节,从事线下营销的人较少,因而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亮出“秀山茶叶”的档口并不多。
“福建安溪茶产业从业者80万人,其中10万人是卖茶的。”洪国伟说,散布于全国大小茶叶批发市场的安溪人,走到哪里就将包括安溪在内的福建茶叶销到哪里,培养福建茶叶的消费市场,从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秀山茶叶品牌如何打响
秀山兴隆坳现代农业园区,圆润的山丘被绿色的茶树覆盖,蔓延到远方。在寒冷的冬日,茶树正为来年孕育新芽储备能量。
根据秀山县农业农村委提供的数据,在脱贫攻坚期间,该县茶产业覆盖22个乡镇2.7万户农户,带动13个贫困村的7550人脱贫,是脱贫支柱产业之一。
“秀山茶叶的产业基础非常扎实,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这也为品牌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谢宇表示,秀山茶叶要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可以在提升茶叶加工品质、加强营销宣传等方面下功夫,让“优质茶叶”变成“知名商品”,并通过补助营销环节等扶持政策,让商家加大对外推介力度,使秀山茶叶品牌深入人心。
洪国伟建议秀山茶叶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农业产业在发展初期缺乏自己叫得响的品牌,靠“贴牌”解决销售不失为权宜之计。但在茶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鼓励有能力的人进入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通过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分工,以终端环节促进前端进一步提升种植水平、迭代加工设备,为秀山好茶卖出好价铺平道路。
上一篇